时间:2022-10-24 18:30:10
据58同城发布的《一线城市“Z世代”就业调查》,在北上广深打拼的年轻人中,有近两成计划5年后返乡或去其他城市工作。“工作、生活压力大”,“家乡发展迅速”,“适合自身职业发展”等原因是令他们选择从大都市“回流”至城镇择业的主要原因。
没有中年焦虑,我重新找回了生活
相较于返乡就业的说法,骆啸宇更愿意自嘲为“混不下去了”。
58同城采访的骆啸宇是一位半路出家的“码农”。2010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拖着行李箱,揣着5000块钱来到了北京。原本抱着“北漂机会多”的期望,但真正找工作时却发现,对口岗位收入并不高,程序员则“吃香”的多。
动了“转码”的念头后,骆啸宇报了网络培训班,白天工作,晚上听课、敲代码。就这样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骆啸宇终于找到一份软件测试和开发的工作。
从最 初的创业型公司到小型公司、腰部公司,再到“大厂”,10年的时间内,骆啸宇的工资从6000涨到3万,与之伴随的是不断后移的发际线。按他的话说,这些“是拿命拼来的”。
但在无限靠近35岁的时候,骆啸宇感觉自己“拼不动了”。
为了方便省心,他一直租在离公司较近的回龙观附近,以便能及时响应需求,可身体却越来越吃不消。“年轻的时候天天熬夜到凌晨两三点,第 二天照样精力充沛去上班,现在熬上一宿一个礼拜都缓不过来。”
更让他焦虑的是,新人不断涌入职场,公司的绩效考核方式默默从KPI变成了OKR,每两个月一次的“目标导向”像一根鞭子抽着他在电脑面前不停打转。“精神压力导致我经常失眠,每天睡眠严重不足。”到最后,睡不着这件事又成了新的压力源。
只身呆在所谓的大城,目无亲友,每天被尖锐的闹钟吵醒,匆忙通勤。某天深夜,骆啸宇在网上搜了下周围小区的房价,又看了看自己的银行账户,没房、没户口,他再一次思考呆在北京的意义。
“不想再漂了。”他算了一笔账,自己手头的存款勉强够北京一套“老破小”的首付,但从此要背上几百万的房贷。但如果回老家,能全款买套三居室,消费水平也低,一年能省不少钱。
一个晚上之后,骆啸宇就想通了。他把心一横,辞掉工作回到了安徽老家,全款买了房和车,在当地找了一份编程老师的工作。
开车10分钟到单位,没有通勤压力,可以随时回家看望爸妈,家乡的生活让他感到惬意。“以前觉得回老家挺丢脸的,但回来之后才知道,生活是自己的,过得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
多年来,58同城持续在招聘领域深耕,也在不断地深入产业,拓展下沉城市,将线上招聘、直播招聘等智能面试工具带到县城,为那些回乡求职的人提供更多选择,同时也为难招工的企业提供渠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