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31 00:10:10
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尤为重要。谈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廖凤华12月29日在“2022天府金融指数”发布会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研讨会上表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一个世界性、长期性难题。通过优化完善政策设计和市场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政策激励相容、增加市场信息透明度、平衡风险收益关系等,是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需要重点致力完善的关键领域。
廖凤华分享了近年来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关于支持小微企业的各项部署的成效。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四川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453.77亿元,同比增长25.25%,连续31个月增速超过20%,平均利率4.78%,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利率27个BP,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但在政策实践和基层调研中,也可观察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暴露出一些短板和问题。廖凤华称,比如,经过两年多的大幅让利,银行机构贷款利润率处于较低水平,进一步可持续性让利的空间有限;地方法人银行存在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对小微企业信贷增长的可持续性造成不利影响等。
廖凤华从优化政策端、供给端的角度,谈了几点工作思考。其中,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信贷增长情况的评估与激励。同时强化财政税收政策等优惠措施。
廖凤华称,增加激励性政策供给,是提高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覆盖面和降低融资成本的关键因素。参照创业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财政部门应进一步制定细化针对普惠小微的贷款贴息、分险等激励政策。
“地方政府应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和配套政策,支持银行机构增加普惠小微贷款发放。着力加大银行机构普惠小微贷款收入的税收优惠力度,将小微企业主贷款利息收入纳入金融机构的增值税减免范围。加强对评估、登记、增信等环节的监管和引导,降低中介环节费用负担,帮助小微企业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廖凤华说道。
再就是要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廖凤华表示,地方法人银行机构专注服务民企小微企业和城乡居民,普遍存在规模小、资金实力弱、资本结构单一、资产质量不佳、资本消耗过快等问题,资本补充压力与日俱增。对此,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定向支持力度。
“一方面,2020年7月,国务院决定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建议未来继续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债券,用于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廖凤华具体表示,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各级国有资本,以增资扩股或股权转让等方式投资入股中小银行,优化股权结构,降低资本补充成本,有效发挥国有资本积极作用。同时,应积极引导中小银行机构将资本补充与改进公司治理、完善内部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降低风险,让有限的资本支撑更多的小微业务增长。
另外,完善担保机构增信分险机制。最后,廖凤华表示,要运用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廖凤华指出,金融科技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对传统金融的服务方式进行改造重塑,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高成本、低收益、高风险等问题。
未来,应高度重视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充分运用移动物联网、智能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展金融服务渠道,扩大服务半径,降低边际成本,不断增加普惠金融的下沉深度、覆盖广度。同时,运用征信平台、征信链等金融科技载体,精准识别融资需求,解决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强银行的小微信贷能力,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提质降本。
相关阅读